《认知觉醒》周岭-金句摘录

1. 在欲望上急于求成,在行动上避难求易!

好多人想的太多,却做得太少,这是他们做事失败的直接原因。

  1. 真正的行动高手不是有能耐在同一时间做很多事的人,而是会想办法避免同时做很多事的人。

“少则得,多则惑。”生活中,那些极致专注地做一件事的人,最终会获得成功。

  1. 大多数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思考,其实都是在对自身的行为和欲望进行合理化,这正是人类被称作“自我解释的动物”的原因。
  2. 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,就是因为它是自我巩固的——越用越强,越强越用。要想从既有的习惯中跳出来,最好的方法不是依靠自制力,而是依靠知识,因为单纯地依靠自制力是非常痛苦的事,但知识可以让我们轻松产生新的认知和选择。
  3. 熔断读书法在读书时一旦看到有启发的内容,就触发熔断点,立刻停止读书。

    停止读书之后做什么呢?围绕这个触发点对自己提问。

    为什么刚才这个点让我有启发?

    我能够把这个启发点用在3个不同的事情上吗?

    这个启发点有没有其他类似的知识?

  4. 如何深度学习(1)获取高质量的知识

    (2)深度缝接新知识

    (3)输出成果去教授

  5. 焦虑的本质: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,又极度缺乏耐心。焦虑就是因为欲望与能力之间差距过大。
  6. 潜意识没有思维,只有本能,它会努力让身体走低能耗路线,诱导我们娱乐、享受,所以本能通常都是阻碍学习的,而人若不学习,又无力克服本能。
  7. 正确的行动往往是反天性的,让你觉得舒服和容易的事往往得不到好结果,而一开始你认为难受和困难的事才能让你真正产生收获。
  8. 克制欲望,不要让自己同时做很多事;面对现实,看清自己真实的能力水平;要事优先,想办法只做最重要的事情。
  9. 真正能让你变强的东西,其核心困难是无法回避的,不下决心与之死磕,始终在舒适圈周围打转,时间越长越焦虑。
  10. 事实和理论都告诉我们:懂得百点不如改变一点。真正的成长不在于自己懂得了多少道理,而在于自己改变了多少。
  11. 读书时,不必记住书中的所有知识,只要有一两个观点能促使自己发生切实改变就足够了。
  12. 选择一些值得关注的人,和他们保持联结。他们释放的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会引领我们走向更广阔的世界,但无论如何,最终要自己去读、自己去想、自己去做。
  13. 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养成了全情投入和界限清晰的专注习惯,那他不仅能获得智力上的聪慧,也能获得情绪上的平和。
  14. 逼迫自己获取高质量的知识以及深度缝接新知识,再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教授他人,是为深度学习之道。
  15. 一个人的性格和脾气好不好,也取决于他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:视角单一的人容易固执、急躁和钻牛角尖,而视角多元的人则表现得更为智慧、平和与包容。
  16. 我们一定要保持觉知,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视角偏误,时刻做好向上升级、向下兼容的准备。
  17. 不要在最兴奋的时候做决定,也不要在最愤怒的时候做决定,尤其是重大决定。大喜大悲的时候,我们的心智带宽往往很窄,判断力也很弱。
  18. 每读一本书实际上就是在进行一次名人访谈,就是在和顶级的专家交流谈话。读书就是用最低廉的成本获取最高级的成长策略,这是所有人提升自己的最好途径。 

    如果你渴望改变自己,提升自己,让自己变得更好,那么这本书非常值得推荐。真正读好一本书,往往需要花费数倍于阅读的时间去思考和实践,并输出自己的东西,可能是一篇文章,也可能是养成一个习惯,这个过程比阅读本身重要得多。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